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工作者假期抗疫工作实例之二
“战疫”路上的“五大员”——记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李竖新
2020年的冬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整体部署下,在学院的统一指导下,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李竖新坚持“抗疫”与“暖心”并举、将“防疫”与“育人”相结合,积极主动作为。从信息摸排到精准防控,从心理支持到学业帮扶,用五种角色诠释了学生工作队伍的担当。
角色一:健康排查的“信息员”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夜),接到学校疫情排查通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对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面对分布在国内国外的301名学生,辅导员李竖新立刻从“假期模式”转入“工作状态”,持续展开“一个都不能少”的学生健康排查。每一个电话,每一条信息,都承载着辅导员们的牵挂与嘱托。李竖新老师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查收班级上报的接龙情况。尽管每日的摸排让李竖新对这些已烂熟于心,但她依然坚持对学生的活动范围、有无发热症状等情况逐一认真核查,建立工作台账。通过“今日校园”平台,学生每天反馈,她每天统计,对身体不适的或者填写内容异常的学生,她第一时间给予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因专业特点,李老师有60余名学生分布在日本、韩国、俄罗斯三个国家,其中最长时差5个小时,为了确保今日校园打卡不落一人,李老师和各班学生干部尽最大可能多方联系,截至目前,保证了全员按时打卡,无一人遗漏、无一日遗漏。

春节期间,辅导员李竖新排查学生情况

辅导员李竖新逐一联系国外学生

辅导员李竖新关心生病学生
角色二:传播正能的“宣传员”
2020年的春节,微信群的疫情防控氛围远超过了新年的氛围。李竖新老师的脑袋里始终绷着一根弦,关心着学生的健康状态,关注着工作群中是否有学校最新布置的任务。 “手机不离身、24小时不关机”,经常在学生微信群、QQ群中提醒大家“少出门、勤洗手、戴手套”。在学生工作处的官微“哈理工辅导员与你聊聊新型肺炎(五)”中她撰写了网文《制度》,同时参与到校学生工作处原创抗疫防控诗歌朗诵《我是火焰,我是雷霆》,引导学生积极应对疫情挑战;从“抗疫”故事中选取素材,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带领学生党员制作“为武汉加油”视频,鼓励学生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付出爱。这些点点滴滴的教育就是李竖新老师在2020年给学生上的思政第一课。

辅导员李竖新为学生宣传防控知识

辅导员李竖新参与学工部和学院传播正能量
角色三:志愿服务的“引导员”
大学生志愿者是抗疫志愿行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坚守在各个疫情防控检测点,排查登记人员、测量体温;在社区、村庄、路口宣传防疫知识,提醒人们提高防护意识。大学生参加志愿行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学生的成长,更是教育者的责任。李老师积极组织动员,号召学生利用返乡的契机,加入当地志愿服务队伍。她也经常提醒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截至目前,李老师共有4名学生志愿者服务于抗疫第一线。

17级学生党员抗疫志愿者
角色四:线上学习的“指导员”
李竖新老师在假期里还当起了学生们的“主播”,利用腾讯会议平台每周组织线上班会。通过班会,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识和学校对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和重要通告。临近“线上开学”,她还通过视频开展学生试课、上课等工作的在线答疑,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进行学习、严格遵守网课纪律,保证出勤,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作业。同时,为将学风建设落实落细,李老师要求各班学委每日对班级出勤情况进行汇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确保同学们保持稳定学习节奏,停课不停学。

辅导员李竖新召开在线班会

辅导员李竖新了解网课试课和出勤情况
角色五:呵护心灵的“守门员”
这个寒假,李竖新老师比平时更忙了,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深知当前紧迫的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下,同学们可能产生的焦虑与困扰,她及时关注学生思想状态,开展“网上谈心谈话”,传达防疫工作要求部署,进行科普宣传和心理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对疫情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正向思维和行为,学会缓解焦虑、恐惧情绪等,学会隔离信息,引导不要过度关注疫情信息、注意身心和谐。

辅导员安慰武汉学生

辅导员李竖新为国外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在必赢565net官网的学工队伍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用真心真情守护着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他们用“辅导员”三个字,用力度和温度,为抗击疫情贡献了磅礴力量!他们的坚守与努力,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