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科技处和研究生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期《科研工作坊》在西区教学主楼D509教室举行。受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团队负责人马艳辉副院长之邀,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远院长甄艳华、副院长常颖和马艳辉、科技处社科办杨剑钊老师、第二届全国理工类院校外语教育发展论坛的部分参会代表、哈市高校教师及外国语学院师生100余人出席了工作坊。第四期《科研工作坊》由马艳辉副院长主持。
甄艳华院长首先致欢迎辞。致辞中甄艳华教授介绍,徐教授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无微不至的母亲,是一位在科研事业与社会角色中全方位成功的女性;并希望师生通过此次讲座收获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协调发展教育教学、科研事业、家庭角色,获得多方位的成长与发展。
徐教授在题为《高质量实证研究文章的写作要领》的讲座中,强调了实证研究中文献研究及选题的重要性。指出梳理文献应当从研究内容的历史性梳理、相应的理论基础或理论框架、研究设计等方面入手,把握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选题打下基础;可以通过问题或现象驱动、质疑学术观点或政策等方法选取研究视角,确定论文题目,并强调了聚焦真问题的重要性;此外,还就如何了解选题相关的国际国内期刊、完成高质量教学实证研究论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等进行讲解。讲座内容深入浅出,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现场反应热烈,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接地气,与教学结合紧密,启迪性强,受益良多。
杨剑钊老师代表科技处对徐教授不辞辛苦提供经验交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外国语学院一直践行着分类别、分方向、精准化服务的科研策略,高度认可了外国语学院在科研工作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希望老师们借力高端论坛和此次讲座,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积极参与国家级课题申报
徐锦芬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ESP评测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TESOL Quarterly等国际知名期刊及《现代外语》等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二语习得、自主学习、教师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省部级以上重要课题20多项;在SSCI及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在2009年学科高被引作者前100名排行中位列全国外语学科第4位,2017年入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外语核心刊物累计发表2018版王者20强排列第4位;出版专著和主编各类教材共26部。曾获“湖北省优秀教师”、“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华中学者”等荣誉称号,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摄影:宋蓝蓝)

甄艳华院长致辞

科技处杨剑钊老师致辞

徐锦芬教授讲座中

讲座现场

徐锦芬教授与参会教师进行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