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主办,必赢565net官网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第二届全国理工类院校外语教育发展高端论坛”在必赢565net官网盛大召开。本届高端论坛以“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基于挑战与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50多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理工类院校外语教育发展前沿问题。
论坛开幕式由必赢565net官网外国语学院院长甄艳华教授主持。必赢565net官网副校长刘胜辉教授致欢迎词,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必赢565net官网和外国语学院。他指出,理工类院校的大学外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注重外语学科与理工类专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副校长致贺词。他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学外语教育取得的成绩,指出新时代对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外语学科如何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输送更多的高端外语人才,成为中国外语高等教育的新课题、新机遇和新挑战。

(自左向右依次为:刘胜辉副校长、查明建副校长、胡开宝教授、甄艳华院长)
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主任胡开宝教授致开幕词。他在致辞中谈到,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国际化人才,这为理工类院校外语教育提供了新契机。外语学科既要助力学校发展规划,搞好外语教学,也要搞好自身学科建设,具备国际视野。他认为外语学科主要功能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
本次高端论坛邀请了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杨连瑞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等权威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做主旨发言。
王立非教授指出外语教育应该主动求变:第一、从人文通识外语教育走向新工科与新文科外语教育;第二、从培养外语专业人才走向培养外语服务人才;第三、从单一课程体系走向复合型课程体系;第四、从通用外语教学走向专用外语教学;第五、从外语技能型教师走向双师型外语教师,培养一专多能和一精多会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徐锦芬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变迁和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得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在技术运用、教学范式、语言观、主要教学目标等方面都产生了变化。数字化素养和多元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不仅要提高语言能力,更要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民。发言围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外语教学形式与特征、外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素养以及CALL技能、国际国内相关研究情况等问题展开,强调信息技术背景下外语创新教学研究中理论的重要性。
杨连瑞教授介绍并分享了中国海洋大学的经验,他从学科和专业的共同构成要素入手,结合近年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讨论理工类院校外语的学科、专业、语种和特色建设问题,并在特色基础如何形成优势、为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做应有贡献。

(自左向右依次为:王立非教授、徐锦芬教授、杨连瑞教授)
王雪梅教授结合新时代对外语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的新要求,探索一流外语学科发展路径。同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案例,探讨”双万计划“建设背景下的一流专业建设思路,特别是基于相关课程设计理论探索金课的内涵、形式与建设理念。
常辉教授在发言中首先简要回顾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历程,继而阐述大学英语改革必须进行系统设计,分析了大学英语系统中“学、教、测”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在学、教、测三个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本次高端论坛共设5个分论坛——大学外语教育与新工科的协调发展、外语专业教育与新文科的深度融合、外语学科建设、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外语金课建设,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共话新时代外语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共商外语人才培养新举措。

(自左向右依次为:王雪梅教授、常辉教授、王刚教授)
闭幕式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刚教授主持。胡开宝教授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本届论坛的东道主——必赢565net官网外国语学院的会务组织工作,认为这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并用“高(端)、广(泛)、深(入)、新(颖)、情(怀)”五个字概括本届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此次高端论坛的举办应时应势,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打开视野,积极应对新时代的变化与需求,继续推动中国外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最后,主持人王刚教授以《钗头风• 再聚首》为题赋词一首,本届高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摄影:徐状、陈渤阳)
《钗头风• 再聚首》
再聚冰,初识沪,
骤雨初歇心窗湿。
一相思,一厢思,
哈市远去,归路迷痴。
滞!滞!滞!
凝眸处。挥别间,
离君醉梦歌流年。
西相望,西相忘,
向来情深,奈何时短?
恋!恋!恋!

(参会代表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