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工作站博士后、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靖云博士应邀来到必赢565net官网法学院,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未来已来——法律职业新思考》专题讲座,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的部分硕士研究生也与我院师生一起参加了本次讲座。法学院院长袁晓波教授、副院长韩冰教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王立兵副教授、刑法学教师王明明博士应邀出席参加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必赢565net官网法学院、必赢565net官网知识产权中心主办,由必赢565net官网知识产权中心主任任江博士主持。
马靖云博士首先感谢了知识产权中心主任任江博士的热情邀请,在谈到为何以此题目为讲座主题时,其讲到,“互联网的确给我们法律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变革,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更关心的就是自己将来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的问题。”讲座围绕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给法律执业的冲击,互联网时代的刑事辩护的发展,法学本科学生如何在新技术冲击下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三方面展开。
马靖云博士认为,“虽然法律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来势迅猛,但是短期之内,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这类法律职业群体不可能被完全替代”,因为“法律人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记忆、背诵、使用法条,而是基于人性、社会公序良俗、文化传统等一系列知识的综合运用”,但同时其也认为“那些低端的,可复制的等一些工作会被替代”,这就给初级法律执业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预示着“初级法律职业者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只有进行“司法人员的专业精细化分工”、“法律服务的专业细化”、和“律师的专业化塑造”,才能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时代变迁的冲击下不被淘汰。
马靖云博士认为,伴随着刑事辩护的方式由传统的“应诉对抗式”逐渐发展到以刑事预防为核心的“商谈式”,刑事辩护律师地位也变得越来越主动。在律师的从业过程中,基础知识作为从业基础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诸多综合性能力。目前的律师行业已经由过去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团队作战”,这就为我们的学生在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马靖云博士根据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革,给年轻的法学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在分析了四类法律职业及其与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之后,马靖云博士认为,年轻的法学学生在学好法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自己的“沟通,学习,应变,认真,积极,忠诚”六个方面的能力和认识,要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要“不断地挖掘自己”,要“在团队当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功能”。讲座结束后,马靖云博士回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多个问题,她鼓励学生们,选准道路,付出努力,要有自信,贵在坚持,未来一定会是一名成功的法律人。
讲座结束后,法学院院长袁晓波教授代表哈理工法学院向马靖云博士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并对法学院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她强调:“只要我们有心,我们努力,未来一定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努力,砥砺前行,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时时关注行业动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也帮助同学们认清法律行业的现状与现实,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欠缺与不足,获益颇多。同学们表示,在此次讲座交流中,更加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也更充足了自己的学习动力。(摄影:张剑超)

马靖云博士回答现场同学提问

讲座现场

袁晓波院长为马靖云博士(右)颁发聘书

马靖云博士(中排右三)和参加讲座的教师及研究生合影留念